党群之窗
党群之窗
重温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院党员干部赴东兰革命老区接受红色教育
发布时间:2016-07-01
为深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出“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实质,强化党员意识,坚定党员信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院党委组织全体在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中层骨干干部共68人分别于6月23-24日和6月28—29日分两批赴东兰革命老区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据了解,东兰是全国最早开展农民革命运动的地区之一,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三大农民运动领袖之一韦拔群的故乡。在这一片土地上,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播下革命的种子,开展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东兰相继涌现出韦国清、韦杰、覃健、韦祖珍、覃士冕等五位共和国第一代将军,是闻名全国的“将军之乡”,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基地。
早上8点从南宁出发,经过5个小时我们抵达东兰革命老区。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红色足迹,我们先后参观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韦拔群纪念馆、东兰烈士陵园、17名铜像将军园、革命烈士纪念塔、工农红军第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等,一路走来,革命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可辨。
据史料记载,位于东兰县武篆乡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是韦拔群、陈伯民等广西农运先行者传播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马列主义的摇篮。讲习所的开办,为右江地区和红水河两岸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骨干,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农民运动的发展,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举行的百色起义创造了条件,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在一处处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斑驳遗物,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见证着一段艰苦卓绝的不凡历史,记载着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先辈们的卓越功勋、丰功伟绩和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深深的触动了到场参观的每位党员干部。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全体党员深切缅怀,集体默哀三分钟,并面向革命烈士纪念塔进行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和无限追思。一路行程紧凑,加上地形陡峭、山路崎岖、天气炎热等原因,在行车和爬涉过程中,部分党员干部虽有些许不适,但是他们坚强乐观、挺身向前,以先辈们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弘扬了共产党员的良好精神风貌。途中大家还结合《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展党建知识抢答竞赛。
这次活动,让大家受到一次生动深刻而难以忘怀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思想和心灵得到洗礼和净化。通过参观学习,大家对东兰光荣的斗争历史、优良的革命传统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对“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忧国忧民、心系群众,革故鼎新、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百折不挠,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拔哥精神主要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加深了对革命道路的艰辛、胜利成果和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认识,升华了爱国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情操,增强了党性观念。




摄影:贤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