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广西酿酒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4-04-17

分享到:

简介

广西酿酒研究所是广西专业从事酒类研究的部门,以酒类酿造工艺研究和新产品开发为重点方向,进行酒类特色产品开发、工艺技术研究、农产品加工研发及相关的技术服务,研究所本着“创新、开放、联合”的精神,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对外技术服务平台,与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为酒业行业提供技术支持。酿酒所技术团队来自于各大院校食品、发酵、生物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队伍,专业覆盖面广,当前主要针对广西米香型白酒、朗姆酒、精酿啤酒关键技术难题突破及广西特色果酒产品开发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酿酒研究所配备有气相-嗅闻-质谱仪(GC-MS/GC-O)、气相色谱仪(GC)、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电子鼻、电子舌、菌种筛选与优化系统、脂肪测定仪、定氮仪、酶标仪、超低温冰箱、超高压瞬时灭菌设备等仪器设备,可进行原料酿造性能分析(水分、淀粉、脂肪、蛋白质含量检测)、酒曲性能分析(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曲酸检测)、酒类理化指标检测分析、酒类风味成分分析(各类食品风味均可分析)、白酒感官品评、低度酒灭菌技术研究、菌种筛选与保藏等。

广西酿酒研究所的酿酒中试车间占地1056.24 m2,可为广西酒类行业科技成果熟化、二次开发、工程化、工艺化等提供中试生产及试验平台,满足行业对产品开发、概念产品试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中试需求。车间拥有一条日投粮100 kg白酒中试生产线、50吨/年的果露酒中试生产线、150吨/年精酿啤酒中试生产线并取得了生产许可证,可进行白酒(米香型白酒)、蒸馏酒(朗姆酒、白兰地、其他蒸馏酒)、液态发酵酒类、特色果露酒、甜酒酿、黄酒、露酒及配制酒和含酒饮料等酒类中试生产研究及新产品试制。

平台承担项目情况

广西酿酒研究所先后承担和开展国家科技部的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课题《固定化酵母连续酒精发酵技术推广》、国家农转基金课题《木薯生料发酵生产酒精技术的中试示范》;广西科技开发计划课题《木薯生料固定化酵母发酵生产酒精的技术攻关》《木薯原料生产乙醇的浓醪发酵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木薯酒精高酒份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大曲酒生产中废糟废水的综合利用研究与示范》《雄蚕蛾养生酒的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课题《特色营养鲜果蔬汁新产品产业化》;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专项资金(振兴桂酒)项目《米香型白酒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自治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项目《米香型白酒品质及饮用舒适度提升的关键技术研究》;技术服务课题《甜高粱浓缩糖浆液态法制备白酒基酒的工艺研究》《三万吨/年甜高粱液体发酵燃料乙醇技术可行性研究》《朗姆酒产业技术与品质提升》;广西区工信委软课题《加快实现广西白酒产业跨越发展的对策研究》《广西食品工业“十三五”规划》《广西粮油加工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发展方案》《广西桂酒产业振兴三年实施方案》及《广西食品加工“十四五”规划》;南宁工信委《甘蔗发酵果醋饮料关键技术的研究》、南宁市科技开发计划重大专项《亚热带特色精酿啤酒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国际合作》等。先后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广西大学、江南大学、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乳泉液酒业有限公司、桂林湘山酒业有限公司、广西嘉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朗姆酒业有限公司等酒类相关企业联合开展项目研究。自主研发特色精酿啤酒、桑果酒等系列酒类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及销售。


平台仪器设备情况

 

新产品研发室.png  

(新产品研发室)

 

微生物培养室.png

(微生物培养室)

 

理化分析室.png

(理化分析室)

 

感官品评室.png

(感官品评室)

 

电子鼻.png

(电子鼻)

 

电子舌.png

(电子舌)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ng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气相色谱仪.png

(气相色谱仪)

 

超高压瞬时灭菌设备.png

(超高压瞬时灭菌设备)

 

全波长酶标仪.png

(全波长酶标仪)

 

冷冻离心机.png

(冷冻离心机)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png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全自动脂肪测定仪.png

(全自动脂肪测定仪)

 

 

轻工院米香型白酒中试生产线(日投料100kg大米)

广西酿酒研究所_06.png

6吨/年亚热带特色精酿啤酒中试生产线 

 

6吨.png

 

轻工院50吨/年果酒中试生产线 

 

50.png

(1)

501.png

(2)

上一篇:广西农垦食品研究院 下一篇:广西酿酒协会支撑单位